種類 | 優點 | 缺點 |
離心機 |
1、結構簡單,易損件少,維修量少,運轉周期長 2、轉速高,氣流速度大,機器尺寸小,重量輕,占地面積少,投資省,運行安全可靠 3、運行平穩,排氣量大,振動小 1、 氣體不易被潤滑油污染 2、 易于實現自動化控制和大型化 3、 有平坦的性能曲線和較寬廣的平穩運行操作范圍 4、 運轉周期長 |
1、操作適應性差,驅動電機應留有較大的功率裕量 2、氣流速度大,摩擦損失大,其效率不如活塞機高 3、有喘振現象 4、噪音大 |
噴油螺桿式壓縮機 |
1、 運轉性可靠 2、 易損件少 3、 振動小,噪音低 4、 效率高 5、 安裝簡單 |
1、 氣體中含油 2、 運行維護費用高 3、 排氣量和排氣范圍窄, 不適于大型化 4、 材質要求高 |
活塞式壓縮機 |
1、排氣壓力范圍廣 2、材質要求低 3、熱效率高 4、氣量調節不受排氣壓力變動影響 5、驅動機簡單 |
1、結構笨重,易損件多,維修工作量大,使用周期短 2、排氣不均,容易引起管道振動 3、機組振動大 4、氣體中含油 |
三、離心式壓縮機技術參數 | ||||
序號 | 項目 | TM1500 | TRX160 | |
1 | 使用場所 | 室內 | 室內 | |
2 | 壓縮介質 | 空氣 | 空氣 | |
3 | 壓縮級數 | 3 | 3 | |
4 | 大氣壓力 | Mpa | 0.09959 MPa A | 0.1013MPa A |
5 | 進氣壓力 | Mpa | 0.09759 MPa A | 0.0993 MPa A |
6 | 進氣溫度 | ℃ | 35 | 35 |
7 | 相對濕度 | % | 87 | 80 |
8 | 冷卻水溫度 | ℃ | 35 | 32 |
9 | 進氣流量 | m3/min | 240 | 312 |
10 | 排氣壓力 | Mpa | 0.8 MPa G | 0.8 MPa G |
11 | 排氣溫度 | ℃ | 110 | 小于120 |
12 | 流量調節范圍 | 68-105 | 75-105% | |
13 | 壓空質量 | 100%無油 | 100%無油 | |
14 | 軸功率 | KW | 1218 | 1539 |
15 | 葉輪轉子轉速 | rpm | 20000-30000 | |
16 | 控制方式 | 恒壓、自動復式、手動模式 | 恒壓控制、加卸載控制 | |
17 | 噪音水平 | dB(A) | 85 | 85±1 |
18 | 外形尺寸 | mm | 3985/2070/1980 | 5100*2200*2500 |
19 | 機組運行重量 | kg | 7000+5000 | 21000 |
20 | 冷卻水水壓進 | Mpa | 0.3-0.45 | 0.2-0.5 MPa G |
21 | 冷卻水水壓排 | Mpa | 0.25-0.35 | |
22 | 冷卻水壓降 | Mpa | 0.05-0.20 | 0.1-0.15 |
23 | 冷卻水量 | 88.7t/h | 118m3/min | |
24 | 冷卻水溫升 | ℃ | 8 | |
25 | 潤滑油型號 | 美孚或殼牌32# | 46#透平油 | |
26 | 潤滑系統壓力 | Mpa | 0.21 | 0.12(啟動) |
27 | 油泵工作壓力 | Mpa | 0.163-0.25 | |
28 | 油泵**小啟動溫度 | ℃ | 32 | |
29 | 油泵工作溫度 | ℃ | 32-60 | 20(啟動) |
30 | 潤滑量 | L | 600 | 500 |
31 | 主電源 | 10000V/50Hz/3φ | 10000V/50Hz/3φ | |
32 | 主電機輸出功率 | 1800HP | 1680(SF=1.15)KW | |
33 | 主電機額定轉速 | rpm | 2975 | |
34 | 主電機jue緣等級 | F | ||
35 | 主電機防護等級 | IP23 | ||
36 | 輔助電源 | 380V/50Hz/3φ | 380V/50Hz/3φ | |
37 | 輔助油泵 | 2.2KW | ||
38 | 油加熱器 | 3.0KW | ||
39 | 控制電源 | 220V/50Hz/1φ | 100V/50Hz/1φ/1KW | |
40 | 儀表氣壓力 | Mpa | 0.5-0.7 | 0.4-0.7 |
41 | 儀表氣流量 | Nm3/min | 0.15 | |
42 | 儀表氣使用場合 | 100mmH20 | 放空閥和油箱真空抽 |
序號 | 項目 | 顯示 | 報警 | 停機 | 備注 |
1 | 進口導流葉片位置 | ● | |||
2 | 放空閥位置 | ● | |||
3 | 設定排氣壓力 | ● | 0.8MPa | ||
4 | 系統排氣壓力 | ● | 0.8/MPa | ||
5 | 潤滑油高低供油壓力 | ● | ● | ● | 0.2/0.12 |
6 | 輔助油泵運行 | ● | ● | 0.1/0.07 | |
7 | 潤滑油電加熱器 | ● | ● | 32/20 | |
8 | 末級出口壓力 | ● | 0.8 | ||
9 | 末級進口溫度 | ● | ● | ● | 30~42 |
10 | 潤滑油油溫 | ● | ● | ● | 40~50 |
11 | 油箱油溫 | ● | ● | 56 | |
12 | 油箱油位 | ● | ● | 2/3 | |
13 | 主電機電流 | ● | ● | ||
14 | 一級葉輪振動 | ● | ● | ● | 15μm |
15 | 二級葉輪振動 | ● | ● | ● | 15μm |
16 | 三級葉輪振動 | ● | ● | ● | 15μm |
17 | 喘振 | ● | ● | ● | |
18 | 喘振歷史記錄(24) | ● | |||
19 | I/O板故障 | ● | ● | ||
20 | 程序故障 | ● | ● |
序號 | 具體維護保養內容 |
1 | 檢查潤滑油的正常油位。 |
2 | 檢查潤滑油系統的油壓和溫度。當壓降超過0.7bar時應更換油過濾器芯,調整油冷卻器水流量保持設計油溫。 |
3 | 檢查潤滑油系統、冷卻水系統、和空氣系統的泄漏狀況,必要時進行維修。 |
4 | 檢查冷卻水溫度及冷卻器,必要時進行調整以保持在設計工況下。 |
5 | 檢查壓縮機中空氣的溫度和壓力,調整和控制冷卻水流量以保持在設計工況下。 |
6 | 觀察進氣過濾器壓降,假如壓降較干凈過濾器壓降超過5英寸(12.7cm)水柱時,更換過濾元件。 |
7 | 檢查控制指示和顯示元件,更換壞的表和指示燈。 |
8 | 檢查整個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況,調查運行條件突然改變的原因或不正常噪音 |
9 | 檢查氣動控制和執行元件的泄漏狀況,必要時進行維修。 |
10 | 檢查控制氣源的排放狀況。 |
故 障 | 可能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 ||
1、壓縮機組不能啟動。 |
1、 回路斷路器跳開。 2、 控制面板停機開關失效。 3、 不正確的設定點。 4、 壓縮機跳機狀況存在。 5、 跳機后需要復位。 6、馬達過載跳機。 7、馬達失效。 8、啟動和控制面板之間的線接錯了。 9、啟動器存在故障。 10、控制盤零部失效。 |
1、 查明原因后,復位 2、 更換之 3、 檢查設定點,必要時更正。 4、 檢查顯示屏顯示的跳機原因。更換之 5、 在控制面板上按“RESET”鍵。 6、 在控制面板上按“RESET”鍵。 7、 修理馬達。 8、 參照接線圖糾正之。 9、檢查馬達啟動器。必要時修理更換零部件。 10、檢查控制盤并與ELLIOTT公司聯系 |
||
2、控制盤顯示一片空白。 |
1、 控制盤沒有通電。 2、 微電腦回路斷路器跳開。 3、 操作面板需復位 |
1、 給控制盤通電。 2、 查明原因后復位。 3、 按“ENTER”鍵 |
||
3、壓縮機喘振。 |
1、 空氣系統有異物。 2、 進氣過濾器過臟。 3、 壓縮機中間級溫度過高。 4、 葉輪、擴壓器或背板粉塵 積累過多。 5、 葉輪或擴壓器損壞或過度 磨損。 6、 排氣壓力設定過高。 7、 **大馬達電流設定不正確 8、 **小電流設定不正確。 9、 實際進氣溫度高于設定值 10、進氣閥/導葉或卸荷閥處于手動狀態。 11、排器壓力傳感器失效。 12、卸荷閥沒有打開。 13、進氣閥沒有打開。 |
1、 從空氣系統中除取異物 2、 清洗或更換過濾器芯。 3、 打開冷卻水閥冷卻中間 級空氣。檢查冷卻水溫度 和流量。必要時清洗中間冷卻器管束。 4、 清洗葉輪、擴壓器或背 板。 5、 更換損壞部件。 6、 調整排器壓力設定點到 設定值。 7、 調整到設計點。 8、 把**小電流調離喘振點 9、調整控制系統以補償溫度差異。 10、查閥的控制模式并改為自動模式。 11、更換傳感器。 12、參看14條。 13、參看13條。 |
||
4、壓縮機不能達到設計排氣壓力。 |
1、 排氣壓力設定值過低。 2、 卸荷閥處于手動狀態。 3、 排器壓力傳感器失效。 4、 卸荷閥沒有關閉。 5、 壓縮機在間歇模式或雙重模式下卸荷。 6、空氣系統需求過大。 |
1、 調整排氣壓力設定值到設計值。 2、 檢查閥的控制模式并改為自動模式。 3、 更換傳感器。 4、 參看14條。 5、 等待機組重新負載或改變控制模式。 6、啟動另外一臺壓縮機。 |
||
5、主電機過載跳機或功率消耗持續增加。 |
1、 馬達電流設定過高。 2、 進氣閥/導葉處于手動狀態。 3、馬達電流傳感器失效。 4、進氣閥不能關閉。 5、馬達啟動器沒有正確設定。 6、進氣溫度低于設計溫度。 |
1、 調整到設計值。 2、 檢查閥的控制模式并改為自動模式。 3、 更換傳感器。 4、 參看13條。 5、 確定正確的設定點并調整。 6、對進氣進行節流。 |
||
6、控制系統不能檢測喘振或指示燈指示假喘振。 |
1、 微電腦設定不正確。 2、 沒有正確調整好DT或DP。 3、 排器壓力傳感器失效。 4、廠系統經歷了一突然降壓。 |
1、 改變設定點。 2、 重新調整。 3、 更換傳感器。 4、查明原因。向當地ELLIOTT公司咨詢。 |
||
7、振動過量。 |
1、 葉輪有摩擦。 2、葉輪粉塵積累過多。 3、氣流中含有水。 4、軸封磨損或碳環磨損。 5、轉子不平衡。 6、不正確或失效的振動檢測系統。 7、軸承過量磨損。 8、聯軸器軸心偏移。 9、聯軸器過度磨損 10、聯軸器失油。 11、機體緊固螺絲松動或斷裂。 12、管路拉扯。 13、由附近的機器或管路傳來的振動。 14、齒輪齒損壞 |
1、查明并改正產生的原因;更換一新的平衡轉子組。 2、 清洗葉輪。 3、a:檢查冷凝水卸放孔和“V”型 槽。如有堵塞就必須清洗。b:檢查中間冷卻器有無泄漏,必要時修理或更換管束。 4、檢查并修理碳環軸封。正確安裝。 5、使其平衡。 6、 修理或更換之。 7、更換軸承。 8、校準軸心。 9、更換聯軸器 10、遵照制造商的指導加潤滑油。 11、旋緊或更換之。 12、在需要的地方加支撐、彈簧懸吊或膨脹節。 13、需要有振動**來調查。 14、更換齒輪。 |
故障 | 可能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8、密封空氣壓力調節器釋放過量空氣。 |
1、碳環密封磨損或損壞。 |
1、假如密封空氣壓力大于20PSIG,則應更換碳封。 |
9、輔助油泵馬達不能啟動。 |
1、 馬達故障。 2、 輔助油泵或馬達過載跳機。 3、油壓傳感器失效。 4、數字輸入輸出繼電器盤失效。 |
1、 維修或更換之。 2、 檢查過載跳機原因后使之重新負載。 3、 修理或更換之。 4、 依照程序對其進行檢測。 |
10、輔助油泵馬達不能啟動。 |
1、 看門狗計時器失效。 2、 油壓傳感器失效。 3、 潤滑油系統釋放閥卡在開的位置。 4、 主油泵磨損或失效。 |
1、 更換之。 2、 修理或更換之。 3、 修理或調整潤滑油系統釋放閥。 4、 依照輸入輸出繼電器器板失效。 |
11、過高的潤滑油溫度。 |
1、 油冷卻器流量控制閥沒有正確調整。 2、 冷卻水溫度超過設計值。 3、 油冷卻器過臟。 4、 油溫傳感器失效。 5、 溫控閥失效。 |
1、 正確調整該閥。 2、降低冷卻水溫度。 3、清洗之。 4、依照程序對其檢測。 5、更換之。 |
12、潤滑油壓力過低。 |
1、 主油泵和/輔助油泵失效。 2、 釋放閥失效或沒有正確調整。 3、 油泵或進油管堵塞。 4、 有空氣泄漏到油泵進油管。 5、 油過濾器芯過臟。 6、油壓傳感器失效。 |
1、 修理或更換之。 2、 修理或更換調整釋放閥。 3、除取堵塞物。 4、修理泄漏并在進油管加油。 5、更換之。 6、依照程序檢測該傳感器。 |
13、進氣閥不能操作或不穩定運行。 |
1、 進氣閥作用器空氣管路有泄漏或有異物。 2、 進氣閥作用器失效。 3、 進氣閥定位連桿卡住。 4、 氣源壓力過低。 5、 進氣閥E/P傳感器失效。 6、 電流傳感器失效或沒有正確調整。 7、 比例范圍或復位沒有正確設定。 8、 進氣閥沒有處于所需的控制模式。 9、控制管線的管徑太細。 |
1、 除去異物或對泄漏處進行修理。 2、 修理或更換之。 3、 修理或更換之。 4、 提高氣源壓力。 5、 重新校準或更換之。 6、 重新校準或更換之。 7、 改變設定點。 8、 改變所需的模式。 9、改為3/8英寸外徑的銅管或更大的。 |
故障 | 可能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14、卸荷閥不能操作或不穩定運行。 |
1、 進氣閥作用器空氣管路有泄漏或有異物。 2、 卸荷閥作用器失效。 3、 卸荷閥定位桿。 4、 氣源壓力或過低。 5、 卸荷閥E/P傳感器失效。 6、 比例范圍或復位沒有正確設定。 7、 卸荷閥沒有處于所需的控制模式。 8、 控制管線管徑太細。 |
1、 除去異物或對泄漏處進行修理。 2、 修理或更換之。 3、 修理或更換之。 4、 提高氣源壓力。 5、 重新校準或更換之。 6、 改變設定點。 7、 改變所需的模式。 8、 改為3/8英寸外徑的銅管或更大的。 |
15、卸荷閥傳感器或進氣閥傳感器。 |
1、 氣源壓力過低。 2、 閥卡被卡住。 3、 膜片破裂造成泄漏。 |
1、 提高氣源壓力。 2、 清洗或更換之。 3、 更換之。 |
16、報警喇叭失效。 |
1、 輸入輸出繼電器板失效。 2、 喇叭壞了。 |
1、 依照程序檢測。 2、 更換之。 |